首页

免费网站看sm调教片在线优

时间:2025-05-29 19:53:51 作者:外籍专家点赞中国大运河:彰显中华文明创新与奋斗精神 浏览量:29591

  中新社杭州12月4日电 题:台胞在杭州良渚任双语讲解员 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

  作者 林波

  近日,在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内,来自中国台湾的双语讲解员张文宁正用流利的英语,向外国游客们讲述良渚遗址上的故事。

良渚博物院讲解员张文宁。 (受访者 供图)

  “良渚”意即“美丽的水中之洲”。良渚遗址,1936年首次被发现。2019年7月6日,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  张文宁与良渚的故事,可以从他们一家人与大陆的渊源说起。

  25年前,张文宁和丈夫廖克恕决定来大陆寻觅发展机会。

  廖克恕受访时称,彼时他们正值三十几岁的年纪,正是寻求向上发展的人生阶段,在和家人商量后,他们决定来到北京寻觅转型发展机遇。

  “我在家相夫教子。”张文宁笑着解释说,在大陆的第一年,她的重心以家庭为主,闲暇之余,她特别喜欢跟着课本里的历史教材“打卡”故宫、长城等文化地标,“这也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具象的认知”。

  “来大陆的第一个国庆节,看着烟花绽放的场景,我们感受着喜悦,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。”虽然已过去20余年,但张文宁清晰地记得,那一晚,满城烟花绽放,绚丽的火花同样照进了他们的心中。

  她还记得,在2001年7月13日,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晚,她走上街头,与众人齐声欢呼,共享那份无与伦比的激动与喜悦。

  缘何会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员?

  张文宁解释说,2018年,她去听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的一堂关于“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”的讲座。

  “刘教授讲得太好玩了,我从来没有觉得良渚这么有趣,原来五千年前的城市规划就如此科学前瞻。”这让张文宁对良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  讲座之后,她便开始了解良渚相关的知识。

10月31日,张文宁(左一)在良渚博物院讲解现场。 林波 摄

  “但外界对它似乎并不那么了解。”每当张文宁和朋友说起良渚时,鲜少有人知道这段横跨五千年的故事。

  “我就想着,怎么样能让大家了解这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。”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志愿者,这便是张文宁的“方法”。

  2018年,考试通过后,张文宁便正式“上岗”了。

  “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温度的讲解。”张文宁在讲解时,喜欢与游客互动,譬如提一些小问题,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。

  “文明与文化有何不同?”这是张文宁最爱提的一个问题。

  张文宁直言,这是对良渚价值认知的关键,“在良渚古城遗址被发现之前,很多西方学者认为,中国最早的文明起源是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。良渚改变了国际学术界的看法,让大家承认‘5300年前的良渚社会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文明阶段’。”

  如今,张文宁坚持每周至少在良渚博物院进行两天的讲解工作。看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,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,并对未来更多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期待。(完)

【编辑:惠小东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广府庙会开幕 打造“广府十二年味”

从2001年开始习剑,到在厦门当剑道教练、接手剑道馆,再到代表中国在世界赛场上执旗握剑,这位来自台北的“90后”剑道达人迈出自己登陆逐梦筑梦的坚实步伐。

委员通道丨吴蓓丽:80%以上的创新药在上市后两年内纳入医保

他表示,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前沿技术、新兴领域已成为经济发展必须抢占的制高点。荣昌要搭建“产学研”合作平台,切实把企业发展难题变为科研课题,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荣昌转化,充分调动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鼓励更多研发机构和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落户荣昌,让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“主力军”。

世界温州人“走归眙眙”:力量聚合发酵 家乡日新月异

元宵怎样吃更健康?(吃出健康来)

和父母一样,习近平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。他担任领导干部后,每到一处工作,都会告诫亲朋好友,“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,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”。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为女儿取名明泽,就是希望她“清清白白做人,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”。

三百名无线电测向运动爱好者齐聚重庆 展开速度与智慧的比拼

湘江科创基地(二期)项目是湖南省重点产业园区之一,在建设过程中采取“全天候施工”“不间断流水作业施工”等措施,克服长时间雨水天气,实现60天内完成基坑开挖、120天内完成“正负零”的目标,并于12月9日实现全部建筑主体封顶,提前超额完成湘江新区管委会的年度建设目标,跑出建设加速度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